十个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十个经典三国歇后语)

十个经典三国歇后语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因为其席卷大片的史诗氛围,一度成为古代中国文学、文化中最为丰厚、极具代表性的时期。这其中所承载的智慧和哲理被历代文人通过丰富的表现方式传承下来。其中最为生动有趣的即是传统的三国歇后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十个经典的三国歇后语吧!

1. 黄盖绝计

意思是想出来一招致胜的计策,如果你感到困惑,你应该寻找一个专业而->有能力的黄盖。这则歇后语源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曹操的大军,众人都非常敬服孔明,但是黄盖说:“空城计不如黄盖绝计”,他指的是黄盖在赤壁之战时藏匿火药,以引爆曹军船只,创造出三国时期军事史上最经典谋略之一。

2. 纵横捭阖

意思是可以游刃有余地运用策略,这个歇后语来自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一回,孙权听闻了刘备之前的名声,主动让出部分领土,结果一年之后,刘备送回了新疆的三千匹名马。这一计谋,体现了刘备的智慧,在当时的社会最常用的解释是:使不同的人以其特长各尽其用,达到最大利益。

3. 忠心耿耿

意思是很忠诚而且非常坚定,不受任何干扰。这个歇后语源自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刘备率领行军主将,登上山顶,感叹曹操之后,诸将随意议论刘备,刘备向他们发牢骚:“吾今带二子南征两界,勤王之事方始,奈何你们不理解我的苦心呢?”关羽这时候站出来:“我家公子忠心耿耿,儿子敬爱有加,不可以轻言放弃”。这一句话最终激励刘备走上忠义之路。

4. 意气风发

意思是心情非常愉悦并且精神奋发。这个经典的三国歇后语来自于《三国演义》的刘备在徐州半年之后离开,他一路上干得非常努力,因此也因此感到兴奋和意气风发。

5. 千军万马

意思是有成千上万的军队,非常壮观。这个三国歇后语源自于《三国演义》中,关羽在打赤壁之战时,看到日出的一刻,为将士们喊出的“万龙齐鸣万马奔腾”而感到萌动舞刀斩马的念头。

6. 迎头赶上

意思是立即追上对手或其他人的步伐。这个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曹操亲自率军大举攻打荆州,孙权调派周泰与曹魏的夏侯恩军队一同战斗,周泰奋勇当先,一直迎头赶上敌人。

7. 焚琴煮鹤

意思是自取灭亡。这个歇后语也源自于《三国演义》的曹操在夜间亲自由乐器演奏,并宴请宾客。在他的直系亲属张绣频繁劝酒下醉,进屋羞辱曹操的母亲,最终被曹操等人抓住并烧死在家里。

8. 哭笑不得

意思是既哭又笑,无可奈何。这个三国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当时关羽在捉襄阳之际,张飞从另一个方向进攻,曾严肃要求把军约绑在马鞍上,关羽因此需要紧急回归,并且对张飞的行动感到非常哭笑不得。

9. 寸土必争

意思是为了每一个小的领土也要绝不妥协,必定争取到最后。这个思想来自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一句话“以井水牛国一寸之地,终不低头”。这也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守则,表达了要坚持自己奋斗的理想,绝不会为小区域而妥协。

10. 东山再起

意思是虽然一段时期内受到打击或失败,但总会重新崛起。这个著名的三国歇后语来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刚刚被曹操打败的袁绍却又重启自家的事业,最终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以上就是十个经典的三国歇后语,这些具有生动图案和意味深长的表述方式,还有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化的珍贵遗产。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nbushmen.com/jyfx/7559.html 十个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十个经典三国歇后语)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