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是男女结为夫妻,或说嫁娶。 “婚姻”一词很早就出现了。《诗经-郑风-丰》序:“婚姻之道缺,阳畅而阴不合,男行而阴不随。”这里论其男女之身,男婚女嫁,叫作嫁娶。男女好合之际称为婚姻。二者是一个意思。
“婚姻”在古代本为“昏姻”。早在周代时期,人们迎亲、举行婚礼多在夜里进行。汉代班固的《白虎通》关于“嫁娶”是这样说的:“ 昏时行礼,故为之婚也 。”古代讲究阴阳五行,男人谓之阳,女人谓之阴;白天谓之阳,黑夜谓之阴。因此男人在“昏时”到女家迎亲,即寓阳往阴而来之意。那么,什么时候为“昏时”呢?古人认为“日入三商”为昏时,即太阳落下之后,漏时器到了第三刻度,就是昏时开始,这个时侯可以举办迎亲仪式了。
迎亲仪式中也有一些讲究,车辆、服饰等颜色要与昏时相符,这样谓之吉利。据《仪礼-士婚礼》介绍:新郎和伴随人员都要穿着黑色衣服,新娘一家及其亲人也要如此装扮。连同新人乘坐的“昏车”也要装饰成黑色,“昏车”前面还要有一辆车子引导,车上有人高擎火把为之开道。这种风俗持续了很长时间。到了唐朝,人们觉得结婚乃人生之大喜事,犹如衣锦还乡,不应在暗中进行,而且夜里操办很不方便,遂把迎亲婚礼改在白天举行。“昏姻”即是男婚女嫁,因此随之改为“婚姻”。
结婚一词也很早了,古代写为“结昏”。《公羊传-昭公七年》记载:“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汉代何休注解说:“时鲁方结昏于吴,外慕强楚,故不汲汲于齐。”就是男女双方按照一定程序,缔结婚姻关系,结为合法夫妻。这在古代诗文典籍中经常可以看到。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给妻子的《赠内》诗曰:“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那么,“结发”又是什么意思呢?
“结发”又叫做“束发”。我国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此为孝行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因此,男女皆要蓄留头发。 男子“二十而冠” ,即到二十岁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戴上冠,表示已经成年; 女子“十五而笄” ,即十五岁也要把头发盘成发譬,再插上簪子,表示长大成人。这里的“结发”即表示初成年。 男女建立婚姻关系之后,在结婚之夜,由新郎把束在新娘发髻上的丝缨解开,这是“结发”夫妻的一项重要仪式。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四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此外,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婚礼之夜,夫妻二人要“对镜结纽",即对着镜子把头发束好。唐、宋时代婚礼中这些礼仪,就是由“结发”演变而来。由此,人们称首次结成的夫妻为“结发夫妻”,即元配夫妻。倘若再婚,男方称为续弦,女方则是再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