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地震带,也称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它的范围大致相当于美国东部、加拿大、墨西哥沿海,日本列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中国台湾省之间的海域。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指美国东部沿海、日本列岛、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这些地方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在这个范围内,每年要发生地震数十万次以上,平均每18个小时就有一次5级以上的地震发生。 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最大的震级超过7.5级的地震是1960年11月17日智利发生的8.5级大地震。此外,这一带上还经常发生6~7级的中小震。
1、地震分布
整个太平洋地区约有3000个小地震,平均每天要发生5次左右,而其中只有约1/3的地震在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和夏威夷群岛之间,约占太平洋地震带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二的地震多发生在夏威夷、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其他太平洋岛屿。中国大陆沿岸的近海地区,平均每天约发生2~3次小震。 位于西太平洋海区的美国东部,这里是地震多发区。从1960年11月17日智利8.5级大地震起,该带上平均每年发生6~7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6~7次是在1966年5月27日旧金山大地震和1976年8月8日日本近海8.1级大地震之后发生的。此外,从1958年至1982年之间,还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
2、地震成因
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运动。它的成因与地球内部物质(岩石圈)的活动有关,即地壳运动。据统计,地球已存在了46亿年之久,在这期间它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板块构造运动。 板块构造是指当两个板块在彼此相遇、运动和相互挤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构造体系。这是一种经常发生、具有明显规律性的运动。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球上许多地质现象的基础,例如:地震、火山喷发、断裂活动等。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内部有许多地质构造体系,它们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但它们都不是单一性质的构造体系,而是由许多互相交错的性质不同的构造体系组成。这些构造体系在运动和变形中就产生了地震、火山喷发等一系列地震现象。板块构造学说对于地震预测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根据地球内部各地质体系所形成的构造情况对地球的各种自然灾害作出预测。
3、地震活动的影响
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很强,所以影响很大。在地震发生的地区,地面移动、建筑物破坏、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海水入侵和海啸等一系列灾害频频出现。在这一区域的沿海地区,每年都有几十万人丧生。据有关资料统计,1900年以来,美国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150多次,其中最大的为1908年的海地地震;美国发生8级以上地震50多次;日本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11次。我国台湾地区也有3次7级以上大地震和几次7级以上小震。 由于太平洋地震带发生的地震多,所以在这一区域内,已形成了一个震群,其中包括东非-红海-阿拉伯海震群、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震群和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智利-秘鲁-墨西哥-巴哈马震群等。这些震群的共同特点是震级都在6~7.5级之间。这些震群的发生与太平洋板块向北漂移密切相关,并且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4、全球地震带划分
全球地震带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震源深度、地震烈度和地震的分布三个方面来划分。 全球地震带分为三个区域: 1.环太平洋地震带:全球最大的一条地震带,占世界地震总量的一半左右,包括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西部以及西太平洋大部分海域,该区域是全球最活跃和破坏性最大的区域之一,自1750年以来,该区域内已发生地震大约2000万次。 2.印度洋地震带:位于印度与非洲之间,包括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东部、红海到中东等地。 3.亚欧地震带:主要包括中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是全球第二大地震带。 全球十大地震带:台湾-大陆地震带,海城-台湾地震带,日本-琉球地震带,印度-孟加拉地震带
5、主要地震活动
太平洋地震带也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带,这里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太平洋板块的俯冲部位。由于受板块边界摩擦作用,形成了巨大的板块边界断层,这一地区也是地球运动最剧烈的地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多次全球大地震的区域,这里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地震活动,比如:1970年7月28日在墨西哥海域发生的里氏7.8级地震、1968年11月17日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发生的里氏8.8级地震、1970年8月6日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发生的里氏8.8级大地震等。其中,里氏8.8级以上(相当于7级以上)大地震就有20多次。
6、全球最大的5次地震
世界上最大的5次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5次地震分别是:197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的6.9级大地震;1960年11月17日智利发生的8.5级大地震;1987年10月24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的7.6级大地震;2008年3月14日尼泊尔发生的7.8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 5次地震震中皆在环太平洋地震带,震源深度也均在100公里以内。 这5次大地震分别为:智利、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群岛、日本列岛和美国南部。智利的8.0级大地震被认为是自188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它是西太平洋地区历史上最强烈的一次地震,造成至少2万人死亡。
7、历史震中
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带之一,年平均发生7级以上地震约4000余次。从震源深度看,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东西长约12000公里,南北宽约6000公里的带状区。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湾、夏威夷群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群岛等地区。从震级看,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最大的震级为7.0级,而最小的为4.8级。 从历史震中分布图看,环太平洋地震带上震级最大的地震位于加利福尼亚湾的旧金山地区;地震发生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北部边缘地带的加拿大安大略省东部和美国西海岸地区。旧金山附近最大的地震发生在1866年12月23日,震级达7.3级。旧金山地震之前曾发生过1887年3月28日的大地震和1920年10月30日的大地震。此外,还有一系列大于6级地震,以及7~7.5级小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