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改变着中国。30年代尘埃落定,这一时代的结束势必成为新时代的开端。1990年代,全国各地的机遇和变迁,也洊涤和裹挟着东北的昨天和今天,我亲历的那些年,曾经历了快速发展,亦触摸到了脆弱而坚硬的内核。以下是我写的东北往事20年的第二部。
第一部分:重塑经济,逐梦未来
“办下去,管好,再创口碑!看多了钱,基础不稳,中国经济发展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出现在岛津公司总经理宫崎英介办公桌上的是大连工业节能器厂的合同书。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工厂,是我国第一家引进日本技术生产径向通风机、湿式冷却器及静音高效离心风机的厂家,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立足之基。在大连南山区福佳软件园,我亲眼看到了大连小杏和百度等知名企业的崛起和辉煌。2004年,国产汽车杰出的“美誉”打破了长时间以来三大皇冠为首的局面,而“Pearl Pray”、“剪刀差”、“零结存”等术语也随之响起。东北修建了更多的铁路、成为航天发射基地,成为“一龙独港”的大港口。“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还是漫长的”,然而经济的建设无可阻挡。
第二部分:区域间的经济博弈
在核心城市的依托下,江南与东三省、东北与哈尔滨、大连均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区,彼此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辽宁的振兴号角中,大连城市的地位被逐渐放大。南京和无锡也是社会力量的体现,吸引了一大批投资的目光。地方政府推销外来投资的力度加大,高新产业区的建设不断拓展。我们看到了广东的三角、长三角的大都市价值,但不同区域的发展不平衡,也注定各自走出了一条不同的发展之路。经济的“起飞”,不止是背后的产业与市场关系,更是由政治力与社会工程打造的。
第三部分:社会风尚与生活变迁
在2000年以前,我国的鼎盛一派本土音乐场内外琳琅满目,歌迷无数。但后来,WTO的开放,音乐市场被海量国外产品淹没。但是,满铁少年养生都成为时尚的代名词,许多人寻找有着东北特色的美食、景点来感悟东北文化。大数据、经济力量下,华丽城市的产生也成为生活中普及的一部分。那个什么成功,什么失败的标准,都让往来在南方与东北之间的我困惑不已。他们的变化莫测,有时喜欢过于繁忙的生活,但终究是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向往更加深刻的人情与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体味东北回忆录中的辉煌与坚持,我们始终看到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关系和产生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