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代表什么意思(中国古代的“紫”字)

大自然是最美丽的调色板,鹅黄携粉绿共舞,姹紫与嫣红交辉,描绘出天地间和谐生动的画面。在众多色彩中,有一种颜色低调却不容忽视。它是摇曳的紫藤花的颜色,是馥郁的紫丁香的颜色,是浪漫的薰衣草的颜色。它就是紫色。

“紫”由“糸”和“此”组成,“糸”表示这个字的意思与丝织品有关,“此”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与之接近。不过,“紫”字的早期字形跟现在略有区别,金文写法是“糸”左“此”右,到了篆文以后才逐渐固定为“此”上“糸”下的写法。

《说文解字》曰:“紫,帛青赤色也。”“紫”从产生之初就是指红和蓝合成的颜色。今天,这种色彩以“紫红”“青紫”“玫瑰紫”等形式为人们所熟悉。

中国古代将青、赤、黄、白、黑视为“正色”,其他颜色称为“间色”。“紫”作为一种间色,自然难免遭受非议。《论语·阳货》中记载:“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孔子把紫色与郑声相提并论,将二者分别视为高贵的“朱”和正统的雅乐的对立面,好恶之别,溢于言表。因此,“紫”常与另外一种间色“红”捆绑在一起,有所谓“红紫乱朱”“红紫夺朱”等说法,体现着雅与俗、善与恶、正与邪的对立。

然而,由于受到皇权的青睐,“紫”的非正统身份发生了180度大逆转,很多跟皇家有关的事物都披上了一层“紫”,封建君主的衣、住、行都离不开它。

从服饰的角度来看,“紫衣”曾经是君王的服饰 ,例如《左传·哀公十七年》:“良夫乘衷甸,两牡,紫衣狐裘。”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着紫色服饰。后来,高级官员的官服多用朱紫色,因此,“朱紫”被用来借指高官,例如白居易《偶吟》:“久 寄形 于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

从居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有一批由“紫”构成的词语 ,均可以指帝王宫禁、宫廷。例如唐代皇甫曾《早朝日寄所知》:“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中的“紫禁”。杜甫《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中的“紫台”。明代何景明《昔游篇》:“三千艳女罗紫宫,倾城一笑扬双蛾”中的“紫宫”。白居易《骠国乐》:“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tǒukuànɡ,黄绵制成的小球,加在冕的两旁,表示堵塞耳朵,不妄听是非或不义的言语)不塞为尔听”中的“紫庭”。除此之外,还有“紫殿”“紫阁”“紫闼”“紫阙”“紫闱”等词语,均指帝王所居之地。

不过,这里的“紫”并非代表具体的颜色。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星空分为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微垣居于中央,是古人心目中天帝的居所。而人间的皇帝自称“天子”,天子居住的地方也就有了“紫禁”“紫台”“紫宫”等一系列称呼。自然,作为明、清两代皇宫的北京故宫,其“紫禁城”之旧称,也是与此一脉相承的。

从出行和举行活动的角度来看 ,古代帝王出行有隆重的仪仗,比如用紫色的车盖,因此,“紫盖”被用来指帝王车辇。例如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陪龙驾于伊洛,侍紫盖于咸阳。”此外,帝王祭祀大典用的祭坛也是紫色的,称为“紫坛”。这就是李白《拟恨赋》“握瑶图而倏升,登紫坛而雄顾”中“紫坛”一词之所指。

紫色还跟中國本土的道教关系密切。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守关人看见有紫气从东而至,没过多久,老子就骑着青牛而来,守关人便知这是圣人。因此,紫气被视为吉祥的征兆。杜甫《秋兴》之五中的一句“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描绘的是西王母自瑶池驾临,老子骑牛西去的祥和画面。

道教崇尚紫色,与之相关的神仙和事物也都被冠以“紫”。比如说,南朝梁沈约《郊居赋》:“降紫皇于天阙,延二妃于湘渚。”“紫皇”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抱朴子·内篇·祛惑》:“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紫府”是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唐代卢照邻《羁卧山中》:“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紫书”是指道教经书。等等。

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色虽非正色,却由于它跟帝王、圣人、神仙的紧密联系,而被赋予了神秘、富贵的气质,成为一种祥瑞、沉稳、庄重的色彩。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nbushmen.com/shrd/1345.html 紫色代表什么意思(中国古代的“紫”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